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的解释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乐图

唐·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晶帘卷近秋河。

笙磬分均上下堂,

游鱼舞兽自奔忙。

广寒宫里长生药,

医得人间万病疮。

(注:虽然“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是本题关键词,但这两句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出自顾况的《宫乐图》中的一部分,为了完整解析,这里提供了全诗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顾况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至德二年(757年)进士,曾任校书郎、著作郎,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传世,顾况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同时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译文

玉楼高耸入云,半空中传来悠扬的笙歌声,微风送来了宫中嫔妃们的欢声笑语,月光下的宫殿影影绰绰,夜漏声声入耳,水晶帘儿高高卷起,仿佛接近了秋天的银河,笙和磬的声音在上下堂屋间均匀分布,游鱼和舞兽在庭院中自由奔忙,广寒宫里有长生不老的药,能够医治人间的万种疾病和创伤。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生活的繁华景象,通过玉楼、笙歌、宫嫔笑语、月殿、秋河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和欢乐气氛,也通过笙磬之音、游鱼舞兽的描写,反映了宫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最后两句则寓言式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疾病的治愈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生活的繁华与欢乐,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宫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寓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疾病的治愈愿望,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刻思考。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况在观看一幅描绘宫中生活的画作后所作,画作中的繁华景象和欢乐气氛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将画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了出来,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唐代,宫廷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欢乐也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顾况的这首诗正是对这一题材的深刻挖掘和生动表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