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吾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

身外信缘为虚事,世间何处是真功。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入乱蓬。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历史上韦应物可能未写过完全相同的这首诗,但韦应物的确有表达类似心境的作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现在的官职已经达到了六百石的俸禄,但回想起当年的邴曼容,我仍感到十分惭愧,身外之物不过是虚幻的缘分,世间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功名可以追求呢?我的心境淡泊如水,面对流水而悟道,生活琐事如同乱蓬一般杂乱无章,整天在醉梦之间浑浑噩噩,忽然听说春天已经快要过去,于是勉强振作起来去登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功名的淡泊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点明自己的官职,但随即以“惭愧”二字引出对过去贤士邴曼容的怀念,暗示自己虽居官位却未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身外之物的看法,认为它们不过是虚幻的,真正的功名难以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功名的淡泊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官职和过去的贤士,表达了对自身未能有所作为的惭愧之情,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含蓄,意境悠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仕途的纷扰和功名的追求,开始向往隐逸的生活,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贤士和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仕途功名的淡泊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和隐逸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选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