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世
朝代:清代
作者:金圣叹
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
百年心事归平淡,一夕风波到海沙。
花下开樽宜浅醉,竹边移榻得清佳。
梦回何处烟波阔,月满西楼水满家。
作者简介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泐道人、东携子,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译文
怎么知道人生的聚散离合就像鱼虾一样无常,自己把自己缠绕得像茧一样,居住的地方也狭窄得像蜗牛壳,一生的心事最终归于平淡,但一夜之间就可能遭遇如海浪般的风波,在花下开樽浅酌最为适宜,在竹边移动床榻可以得到清幽的佳境,梦醒后不知身在何处,只见烟波浩渺,月光洒满西楼,水也淹没了家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聚散难料的感慨,以及追求平淡生活的愿望,首联以鱼虾和茧蜗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狭隘;颔联则通过“百年心事”和“一夕风波”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颈联则转向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尾联则以梦境的迷茫和现实的苍茫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人生的虚无感。
赏析
这首诗是金圣叹感叹人生无常、追求心灵自由的佳作,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人生的无常和狭隘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佳境的喜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金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生无常,他一生坎坷,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无常和狭隘,以及追求平淡生活和清幽佳境的愿望,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