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独斯人堪叹嗟。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译文
汉朝宫中有位美丽的女子,天子起初并未认识她。
有一天她随着汉朝的使者,远嫁到了单于的国家。
她的美貌天下无双,一旦失去就难以再得到。
虽然能杀掉画工毛延寿,但这对事情又有什么益处呢?
天子耳目所及尚且如此,万里之外又怎能制服夷狄呢?
汉朝的计策确实笨拙,女色也难以自夸。
明妃(王昭君)离开时泪水洒落在枝头的花上。
狂风在黄昏时分吹起,她漂泊不定,最终会落到谁家呢?
红颜美人大多命运多舛,不要怨恨东风,应当自我叹息。
你看那近在咫尺的长门宫关闭了阿娇(陈皇后),人生的失意是不分南北的。
何必去议论纷纷、互相指责呢?众口一词就像群鸦齐鸣。
世间万事反复无常,又有什么事情是独一无二值得叹息的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失意、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批评了汉朝朝廷的昏庸无能,同时也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了同情,最后两句“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则是对那些喜欢议论纷纷、互相指责的人们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通过王昭君的故事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诗人对汉朝朝廷的批评和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那些喜欢议论纷纷、互相指责的人们的批评,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为了和王安石(字介甫)的《明妃曲》而作,王安石在《明妃曲》中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汉朝朝廷的批评,欧阳修在读了王安石的诗后,也写了一首和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欧阳修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汉朝朝廷的批评,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失意、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