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禽虫十二章》之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禽虫十二章(其一)
唐·白居易
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
悲肠千转泪交下,更欲上诉天公家。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译文
游鱼被困在网中,兔子落入陷阱里,它们的气息在瞬间耗尽,仍然发出悲痛的叫声,它们的悲肠千回百转,泪水交织而下,更想要向天公诉说自己的冤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鱼被网捕、兔子落陷阱的悲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怜悯,诗中“一气顿尽犹呕哑”描绘了动物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发出悲痛的叫声,展现了它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而“悲肠千转泪交下”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痛和哀伤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弱小生命的深切同情,诗人通过描绘游鱼和兔子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无情掠夺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也通过动物的叫声和泪水,展现了它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恐惧,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创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他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反映社会的现实和问题,这首诗《禽虫十二章》之一,就是诗人在对自然和生命的观察和思考中创作出来的,它通过对游鱼和兔子的描绘,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白居易的这首诗《禽虫十二章》之一,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弱小生命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的敬畏,它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无情,引发了读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