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炼丹吟》
朝代:宋代
作者:张伯端
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灵汞飞来归大鼎,神铅飞入伏丹砂。
华池神水频交媾,天谷泥丸得自花。
从此朝朝无饥渴,寒暑不侵长道家。
作者简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字平叔,后改用成,号紫阳真人,浙江天台人,北宋时期著名的道教南宗创始人,被尊为“南宗初祖”,与北宗的王重阳真人遥相呼应,他自幼博览群书,学贯三教,曾中进士,后辞官归隐,致力于道教修炼,对道教内丹学有着卓越的贡献。
译文
在离卦的南方建立炼丹的密室,在坎卦的北方作为修行的家,首先凝聚如同白雪般的纯净之气,生出黄色的嫩芽(指内丹修炼中的初步成果),灵汞(比喻修炼中的精华)飞回大鼎(炼丹的器具),神铅(另一修炼要素)融入丹砂之中,在华池(指人体内的某个修炼部位)中,神水(修炼产生的能量)频繁地交融,最终在天谷(头部)和泥丸(脑部)中开出了自生的花朵(指修炼达到的高境界),从此之后,每天都不再有饥饿和口渴的感觉,也不再受到寒暑的侵袭,成为了真正的道家修行者。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过程和境界,离南为室坎为家,象征着修炼者在特定的方位和环境中进行修炼,先凝白雪生黄芽,是修炼初期的象征,表示修炼者开始凝聚纯净之气,生成内丹的初步形态,后面的诗句则描述了修炼过程中精华的汇聚、能量的交融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神奇和美妙,作者通过离南坎北的方位象征,以及白雪黄芽、灵汞神铅等修炼要素的描绘,将复杂的修炼过程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道教修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张伯端在道教修炼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他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修炼的关键时期,对修炼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和境界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他既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修炼的热爱和追求,也向读者展示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神奇和魅力,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道教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以及道教修炼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