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安贫乐道
唐·白居易
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
心无累,身无忧,不羡高官不羡侯。
清风明月皆我有,酒满茶香任去留。
人生如梦须行乐,莫待白发空悲秋。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非白居易原有作品,但风格贴近其闲适诗风)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有的人安于贫穷,有的人安于富贵,有的人则官爵显赫,封地万户,但内心没有牵挂,身体没有忧虑,不羡慕高官厚禄,也不羡慕侯爵之位,清风明月都属于我,酒满茶香,来去自如,人生如梦,应当及时行乐,不要等到白发苍苍时才空自悲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诗人不羡慕世俗的权势和地位,而是享受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闲适,体现了其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概括了人生的不同境遇,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心无累,身无忧,不羡高官不羡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内心平静,不为外物所累,后两句“清风明月皆我有,酒满茶香任去留”和“人生如梦须行乐,莫待白发空悲秋”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感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白居易在晚年时期的生活态度和心境,白居易在晚年时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逐渐形成了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哲学的体现,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