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浪迹吟

朝代:唐代

作者:贯休

浪迹常如不系舟,

地角天涯知自游。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作者简介

贯休,唐代著名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七岁出家,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晚年定居四川,他多才多艺,不仅精通诗文,还擅长书画,尤其以草书著称,贯休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人生感慨,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怀。

译文

像一艘没有系缆的船,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

无论地角天涯,我都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得到时便高声歌唱,失去时也坦然接受;

世间的多愁多恨,对我来说也不过是悠悠过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首句“浪迹常如不系舟”以船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次句“地角天涯知自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无拘的精神境界,后两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则通过对比得失之间的不同态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人通过“不系舟”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自己浪迹天涯、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诗人也通过对比得失之间的不同态度,展现了自己豁达开朗、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贯休一生游历四方,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面对人生的得失和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时,有感而发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开朗、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这种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对于后人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