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琼馆
唐·李商隐
上帝高居悯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
仙姿缥缈如云雾,玉骨娉婷胜柳颜。
夜色渐浓香满袖,月光如水影斑斓。
人间难得几回见,愿把芳华寄此山。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流传于世。)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译文
上帝高高在上,怜悯世间的愚顽之人,因此特意在人间留下了这座美丽的琼楼玉馆,那仙人的姿态缥缈如同云雾一般,其玉骨冰肌更是比柳颜(此处借指美丽的女子)还要娉婷多姿,夜色渐渐深沉,花香盈袖,月光如水般清澈,映照出斑驳陆离的光影,这样的美景在人世间难得一见,我愿将我的青春年华都寄托在这座仙山之上。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一座仿佛来自天界的琼楼玉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首句“上帝高居悯世顽”奠定了全诗的神话色彩,暗示了琼馆的非凡来源;接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琼馆及其中仙人的美丽与高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仙境的留恋。
赏析
本诗以神话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的仙境世界,诗人通过对琼馆及其仙人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憧憬,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本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遭遇,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琼馆》诗,通过描绘一个仿佛来自天界的仙境世界,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憧憬,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