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别篇逸句(非全诗,但包含关键词)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贾岛
作者及朝代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故世称贾长江,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思,在字句上狠下功夫。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诗作以构思新奇、用词精准而著称,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同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贾岛一生贫寒,但才华横溢,对诗歌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爱。
译文
(对于整首诗《题李凝幽居》的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僧人轻轻地敲着月下的大门,走过桥去眼前好像浮起了野外的景色,搬动石头好像惊动了山中的云根,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对于关键词所在句子的译文)
道人得到钱后就直接去买了酒,喝醉后自称自己与神灵相符。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道人得到钱财后直接去买酒,喝醉后自我陶醉、自我神化的形象,它反映了道人逍遥自在、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赏析
这句诗虽然只是贾岛作品中的一句逸句,但它却生动地刻画了道人的形象和生活方式,道人得钱后不是用来满足物质需求,而是去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醉倒后自称与神灵相符,也表现了道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神秘主义的向往,这句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关于这句逸句的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贾岛在游历或隐居期间,对道人生活方式的观察和感悟所得,贾岛一生热爱诗歌和自然,对道家思想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他很可能在接触到道人这一特殊群体后,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从而写下了这句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句,这句诗也反映了贾岛对于人生、自然和精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