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西山水真吾邦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船行十里画屏上,身入江南烟雨乡。

远岫如屏横黛色,近溪如玉漱琼浆。

此中何处最堪乐,月满松风夜未央。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江西的山水真是我的故乡啊,这里有白色的沙滩、翠绿的竹林和清澈见底的江水,船只行驶在仿佛十里长的画屏之上,我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烟雨之乡,远处的山峦如同屏风般横亘,呈现出黛色的轮廓,近处的溪流则如玉带般流淌,水声潺潺如同琼浆漱口,在这美景之中,哪里最让人快乐呢?是那月光洒满松林,夜风徐徐吹拂,直到深夜都未曾停歇的时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西的山水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白沙翠竹石底江”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江西山水的特色,白沙、翠竹、清澈的江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通过船行、远望、近观等视角,展现了江西山水的多姿多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江西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诗中“真吾邦”三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西山水的认同和归属感,诗人通过“白沙翠竹石底江”等具体景物的描绘,使江西山水的美丽形象跃然纸上,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远岫如屏横黛色”、“近溪如玉漱琼浆”,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览江西山水时所作,江西作为杨万里的故乡,他对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认识,在游览过程中,他被江西山水的美丽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江西山水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江西山水的美丽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