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如纤手嗅梅花。出自哪首诗?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赵师秀

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如纤手嗅梅花。

一枝寒艳照霜晓,数点疏花映月华。

雪里风前春未透,水边篱落影横斜。

此中清绝谁能解,独倚危楼看落霞。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赵师秀的诗,以清丽婉约见长,题材多为书斋生活、自然景物,时有清新之作,著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今存《清苑斋集》一卷,收入《宋诗钞》中。

译文

那梅花真实的姿态和香气谁能画得出来呢?就像那洁白如玉的纤纤手指轻轻嗅着梅花,一枝寒梅在霜晓中映照出它的娇艳,几点稀疏的花朵在月光下闪烁着光华,雪中的风中春意还未透露,水边的篱笆旁梅花的影子横斜,这其中的清雅高洁谁能理解呢?只有我独自倚在高楼上,静静地看着落日的余晖。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香气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喜爱,首句“真态香生谁画得”以设问的形式,突出了梅花真实姿态和香气的难以描绘;次句“玉如纤手嗅梅花”则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赏梅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和清绝之姿,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以设问开篇,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又突出了梅花的难以描绘之美,接着以比喻的手法,将女子赏梅的情景与梅花融为一体,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和清绝之姿,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喜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梅之作。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赵师秀却以一颗纯净的心,追求着自然之美和人生真谛,梅花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自然成为了他笔下的重要题材,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冬日,独自赏梅时心生感慨而作,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香气和生长环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喜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