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
宋·杨万里
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
一雨初收春气嫩,晴光渐满绿梢头。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远远地看着河水渐渐泛起绿色的波纹,而那初绽的桃花还未完全绽放,红色的花瓣尚未伸入花萼之中,一场春雨刚刚停歇,春天的气息还显得娇嫩,但晴朗的阳光已经逐渐洒满了树梢,带来了勃勃生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首句“渐看远水绿生漪”通过“渐看”二字,展现了河水由冬日的沉寂逐渐转为春日的生机,绿色波纹的泛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次句“未放小桃红入萼”则通过桃花的未完全绽放,暗示春天的脚步虽已临近,但春意尚浅,仍带着一丝羞涩和矜持,后两句“一雨初收春气嫩,晴光渐满绿梢头”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雨过后,春天的气息更加清新,阳光逐渐洒满树梢,带来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远水绿生漪”和“小桃红入萼”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由远及近、由淡入浓的渐变过程,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雨初收”和“晴光渐满”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清新和生机,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歌,当时,诗人或许正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乡村或郊外,亲眼目睹了春天的到来,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这一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代诗宗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