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其中含有您所给关键词的句子为: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我本是楚国的狂人,唱着凤歌嘲笑孔丘。(我)手里拿一根绿色的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翻越五岳,不辞劳苦地追寻仙人,一生就喜欢登上名山漫游,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相近,山势如九叠屏风,峰峦耸立,云锦般铺展,青翠的山影倒映在鄱阳湖碧绿的湖水上,金阙岩前双峰耸立,直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山势高峻超过苍天,红日映照下,翠影红霞掩映,鸟也飞不到吴天那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腾起伏。
我喜欢为庐山吟唱,兴致因庐山而激发,悠闲地窥视石镜,使我的心灵得到清涤,谢灵运游山的地方,如今已被青苔覆盖,我早就服下仙丹毫无尘念,琴声一遍遍令道心得到升华,远远望见仙人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帝,早已约定在九天之外期会,希望接纳我同游仙境太清。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意为:我因未能出山辅佐朝廷而感到惭愧,你却大笑不已,我们的行踪去留都掌握在天子手中,他又能责备我们什么呢?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于个人出处进退的豁达态度,以及对于封建礼教束缚的蔑视,他认为自己的行止皆由天定,天子也无可指责,体现了其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诗中“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一句,更是将诗人的豪放不羁、超然物外的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李白以“楚狂人”自居,嘲笑孔丘,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他又以“闲窥石镜清我心”等句,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整首诗意境开阔,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游历庐山时所作,当时,李白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庐山的美景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抒发个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晚年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