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与柳子玉侍御书三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与柳子玉侍御书三首·其二》
宋·苏轼
得书知安住在陈州,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
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尘喧。
故将别泪和酒倾,歌罢离愁宽九阂。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渐围宽。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收到你的信知道你安住在陈州,我已经派门生送去了酒材,而你仍然享受着地主的恩情,有新鲜的蔬菜可吃,我们煮着鲜美的葵菜羹,斟上桂花酒,可惜你这位风流人物却身处尘世的喧嚣之中,我将离别的泪水与酒一起倾尽,唱完离别的歌曲,让离愁得以宽解,我身体多病,像南朝梁代的沈约一样日渐消瘦,连金带都渐渐宽松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人柳子玉的思念和关怀,他得知柳子玉在陈州安好,便派门生送去酒材,同时感慨柳子玉仍受地主之恩,生活有所依靠,苏轼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场景,但又惋惜友人身处尘世喧嚣,无法完全享受这份宁静,苏轼以自己的身体多病和日渐消瘦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健康的关心和对离别的感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苏轼与柳子玉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两句,既体现了苏轼对友人的关心,又展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苏轼以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祝福,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得知柳子玉在陈州安好后所写的一封书信中的一部分,苏轼与柳子玉是好友,他们经常通过书信交流彼此的生活和情感,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对柳子玉的思念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身处尘世喧嚣的惋惜和对健康的关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苏轼与柳子玉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关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与柳子玉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关心,还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情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