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的解释

生辉8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田国博见赠》,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次韵田国博见赠

宋·苏轼

老去身安不藉鞍,扪萝寻壑兴未阑。

近来东野不夸瘦,狂吟诗句欲驱寒。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

溪女留客强劝酒,银灯夜照孤舟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取诸家之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之言,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年老体衰的我已经不需要马鞍来代步了,手攀藤萝探寻山涧的兴致却还未尽,近来我不再像孟郊那样自夸清瘦,而是狂吟诗句来驱散寒冷,我把香料和辣椒捣碎筛入瓶盆,春日的溪水带着雨水显得浑浊而充沛,溪边的女子挽留客人强行劝酒,银灯在夜晚照亮了孤独的船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乐趣,以及与自然和人的亲近,首句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满足,次句则通过探寻山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兴趣所在,后两句则通过捣香筛辣、春溪带雨、溪女劝酒等场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乐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次韵诗,是回应友人田国博的赠诗而作,在晚年时期,苏轼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和人的亲近关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满足和珍惜,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晚年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