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射蛮毡。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声和着强风一起呼啸!将军在渭城狩猎,草原枯萎了,老鹰的眼睛更加锐利;雪融化了,马蹄越发轻快,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不久又回到了细柳营,我将倚着车轼远望,看你把箭射向靶心,射穿那蛮夷的毛毡。
释义
此诗前四句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赞美之情,全诗半叙半状,生动自然,笔力矫健,形象鲜明,语言凝练,富有诗意。
赏析
此诗开篇“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唤起对将军雄姿的联想,次句写将军的出场:“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极为简劲有力。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纵禽场景,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主要写人感物,刻画形象,用笔极为精细,诗人抓住“鹰眼”、“马蹄”进行生动的描写:草枯,鹰眼变得锐利;雪尽,马蹄格外轻快,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写将军归营驰骋之迅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
尾联“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射蛮毡”,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表达了对将军的赞叹,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将军的武艺如何高强,而是通过对观猎场景的描绘,将军的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跃然纸上。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王维早期的边塞诗,是王维在西北边塞地区所作,王维到西北边塞,不仅是遭贬谪之后的随遇而安,更是爱国热忱的驱使,王维曾出使西北边塞,出塞前后创作了不少边塞诗,对边塞生活各方面都有深刻的揭示,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