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昙
空携空满袖,归来入乱峰。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昙,南宋时期的一位禅宗僧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末年,以禅学造诣深厚著称,擅长以诗歌形式表达禅宗思想,作品多收录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禅宗文献中,释绍昙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蕴含深刻的禅理,对后世禅宗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带着空无所有的衣袖,回到那杂乱的山峰之中。
谁能相信我的老师并非真的在沉睡,而是因为他心中的“睡蛇”(比喻烦恼、执着)已死,得以真正安宁地睡眠。
释义
空携空满袖:象征着诗人虽外出求法,但归来时并未带回任何物质或外在的成就,只有内心的空寂与悟道。
归来入乱峰:指回到隐居的山林之中,这里的“乱峰”既指自然环境,也暗喻内心的纷扰与修行路上的艰难。
谁信吾师非不睡:提出疑问,暗示世人难以理解老师的真正状态。
睡蛇已死得安眠:用“睡蛇”比喻内心的烦恼与执着,当这些被克服后,便能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安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内心平静与悟道的追求,首句“空携空满袖”既是对物质追求的否定,也是对精神收获的肯定,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次句“归来入乱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修行路上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后两句则通过“睡蛇”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禅宗修行中克服烦恼、达到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释绍昙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其隐居山林、潜心修行期间,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释绍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修行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向世人传达了禅宗修行中克服烦恼、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在南宋末年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安宁与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