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嘲风弄月

宋·杨万里

笔端造化出天巧,纸上嬉游见地仙。

莫向人间争宠辱,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江山风月本无主,得闲便是主人贤。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自然,风格清新活泼,自成一派,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笔尖下创造出天地间的巧妙之作,纸张上仿佛能见到地上的神仙嬉游,不要去人间争抢宠爱与侮辱,自己曾经嘲笑那些画蛇添足的行为,这又与吃鸡肋有什么不同呢?江山风月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主人,能够有空闲去欣赏它们的人便是真正的贤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首句赞美了艺术创作的神奇,次句则通过“纸上嬉游”展现了艺术作品的魅力,后两句则通过“画蛇足”和“食鸡肋”的比喻,讽刺了那些无谓的争斗和追求,强调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欣赏自然之美,享受生活的悠闲。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人以“笔端造化出天巧”形容艺术创作的神奇,以“纸上嬉游见地仙”展现了艺术作品的魅力,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艺术,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后两句则通过“画蛇足”和“食鸡肋”的比喻,讽刺了那些无谓的争斗和追求,强调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欣赏自然之美,享受生活的悠闲,这种思想在南宋时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和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南宋时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