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台试向天文觅,阁道中间第几星。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星

唐·杜牧

夜静天高星汉明,此台试向天文觅。

阁道中间第几星,欲辨还迷眼未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俊爽峭健、明丽隽永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杜牧的文学创作在晚唐时期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夜晚静谧,天空高远,银河璀璨明亮,我试着在这观星台上寻找天文星象的奥秘,那阁道星座中间到底是哪一颗星呢?想要辨认清楚,却感到眼花缭乱,仿佛还未从睡梦中完全清醒。

释义

夜静天高星汉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天空的辽阔,银河清晰可见。

此台试向天文觅:表达了诗人试图在观星台上探寻天文知识的愿望。

阁道中间第几星:具体指向阁道星座中的某颗星,表现出诗人对星象的细致观察。

欲辨还迷眼未醒:反映了诗人在辨认星象时的困惑与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观星为主题,通过描绘夜晚的星空和诗人的观察过程,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诗中“夜静天高星汉明”一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夜晚星空的壮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神秘的基调。“此台试向天文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即探寻天文知识,而“阁道中间第几星,欲辨还迷眼未醒”两句,则通过诗人对阁道星座中某颗星的辨认过程,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对星象的痴迷与困惑,使全诗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对天文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古代,天文学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载体,杜牧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天文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也寄托了对宇宙奥秘的无限向往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