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醉语作新诗,饱食应惭腹如鼓。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不饮赠别

宋·陈东甫

不将醉语作新诗,饱食应惭腹如鼓。

从此江山好风月,与人分付与谁知。

作者简介

陈东甫,字良器,南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平不详,大约生活在理宗宝庆至度宗咸淳之间,曾做过小官,人品很高,江湖诗人刘过曾专程去拜访他,他工于词,作品不多,但很有特色,有的作品描写闺情,辞藻秾丽,如《长相思》写一女子怀人,缠绵悱恻,极为动人,有的作品则抒发爱国思想,激昂慷慨,如《西江月·长征路》等。

译文

我不会在醉酒时将胡言乱语当作新诗来写,吃饱喝足后应该为自己鼓胀的肚子感到惭愧,从此以后,这世间的美好江山、清风明月,我要与谁分享,又有谁知道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首句“不将醉语作新诗”,表明诗人不会在醉酒时失去理智,将胡言乱语当作诗歌创作;次句“饱食应惭腹如鼓”,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吃饱喝足后,他感到一种惭愧,可能是对物质享受过多的自责,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拥有眼前的美好江山和清风明月,但却无人可以分享,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感悟,首句和次句以“不将”和“应惭”两个否定词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突出了诗人的清醒和自责,后两句则通过“好风月”与“与谁知”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情,在朴素中见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陈东甫虽然曾做过小官,但一生并未得志,他可能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世态炎凉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超脱情怀,这种情怀可能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也可能源于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认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