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全诗是什么?

梦梦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舍弟

唐·韦应物

悼往心未已,望来眼欲穿。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灯火夜深书欲尽,寒杵声悲月欲残。

都把心事收拾起,待得明朝更展宽。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多次遭贬,晚年寓居苏州,过着闲居生活,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深受后世文人喜爱。

译文

怀念过去的心情还未平息,期盼未来的目光已望穿秋水。

家乡因战乱而飘零,书信断绝,兄弟们也因流离失所而分隔在江淮两地。

夜深人静时,灯火阑珊,书卷即将读完,心中更加凄凉;

寒冷的捣衣声悲切,月亮也将西沉,更添几分愁绪。

把所有的心事都收拾起来,等待明天能有更宽广的心境去面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因战乱导致的离散之苦,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颔联通过“乡国飘零”和“弟兄流落”两个意象,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离散和社会动荡;颈联以夜深人静时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尾联则表现出诗人试图调整心态,以更宽广的心境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战乱造成的家庭离散的无奈与悲痛,诗中“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一句,既是对战乱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夜深人静时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多次遭贬的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因战乱而与兄弟离散,书信断绝,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造成的家庭离散的无奈与悲痛,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