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城楼晓望
唐·白居易
城中楼阁似鱼鳞,不见清风起白苹。
千尺幢霄连碧汉,一重花树出红尘。
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层。
回首下临黄鹄岭,唯余仙气绕龙鳞。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城中的楼阁密集如鱼鳞般排列,却看不见清风吹动白苹(一种水生植物)的景象,高耸入云的楼阁仿佛连接着天际,重重叠叠的花树从红尘中脱颖而出,云雾散开,宫门高耸入云达三千丈,雾气弥漫,楼台层层叠叠有百万层之多,回头俯瞰下方的黄鹄岭,只见仙气缭绕在龙鳞般的楼阁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城中楼阁的密集与高耸,以及云雾缭绕的仙境般景象,通过对比城中楼阁的密集与清风的难觅,以及楼阁的高耸与红尘的隔绝,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中楼阁的壮观景象,通过“似鱼鳞”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楼阁的密集与错落有致。“不见清风起白苹”一句,既描绘了城中环境的静谧,又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楼阁的高耸与仙境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在京城任职期间,当时,他身处繁华的都市之中,却对尘世生活感到厌倦,渴望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更加自由、宁静的生活,他通过描绘城中楼阁的壮观景象,以及云雾缭绕的仙境氛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