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李侍郎于阳羡里小得开元寺古松,以诗见寄,因酬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李侍郎于阳羡里小得开元寺古松,以诗见寄,因酬之》
唐·杜牧
岩壁耸苍龙,尘根未得双。
枝低为碍马,根浅畏惊螗。
半偃应门似,全高入梦长。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多切中时弊,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
译文
山岩峭壁间耸立着苍翠的古松,犹如苍龙腾空,世间难以找到第二株与之匹配的,树枝低垂,仿佛会妨碍马儿通行;树根浅显,生怕惊动了地下的螳螂,松树半倒似地倚在门边,又似高耸入梦,令人遐想无限,只有主人的话语才值得一听,在这天寒欲雪的时刻,让我们举杯共饮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古松的奇特姿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前六句详细描绘了古松的形貌和生长特点,后两句则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话语的珍视和在寒冷天气中共同饮酒的豪情。
赏析
这首诗以古松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松的苍劲挺拔和独特魅力,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古松比作苍龙,赋予其生命力和动感,诗人还通过描绘古松的生长环境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进一步突出了其独特之处,后两句的抒情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面对困难时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为回应友人李侍郎寄来的关于阳羡里开元寺古松的诗而作,李侍郎在诗中描绘了古松的奇特姿态和生长环境,杜牧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不仅描绘了古松的形貌,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杜牧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松的奇特姿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首诗也展现了杜牧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才华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