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叛乱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面对着夕阳。

孤鹤在巢边悠闲地来回踱步,每逢开门的时候访客稀少。

嫩竹节上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落尽结成莲蓬。

竹篱茅舍远映着带水碧泉,春日里山村处处野花盛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维隐居山村的宁静生活,前两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中间四句写周围景色,充满了幽居的情趣,对仗精工,很有画意,末两句写花开花落,去任无意,貌似写景,实则抒情,暗含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写山居春天将近晚时的幽静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诗的前六句写傍晚左右,诗人心情寂寥,面对落晖,想到昔日很多交往的旧友都已稀少来访了,只有鹤和松最懂诗人心意,诗人用鹤和松比喻自己淡泊名利的志趣,用访客稀少表达自己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的后两句写春末夏初的景色,诗人选择了竹篱茅舍、溪水、鲜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他早已看透官场的污浊,无心恋栈,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辋川隐居时的作品,写他山居时所见到的初夏傍晚的景色,表现了他怡然自得的心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