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雨夜灯前听檐溜,风高月下看云烟。

病躯只合归田舍,壮志犹思上战船。

欲语还休空怅望,此生终负少时缘。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一生的忧患都集中在了晚年,心情就像受惊的蚕儿一样难以入眠,在雨夜中,我独自坐在灯前听着屋檐上的流水声,风高月明的夜晚,我凝视着变幻莫测的云烟,病弱的身躯只适合回到田园小屋中休养,但心中那份壮志仍然想着登上战船为国效力,想要说话却又止住,只能空自怅望,这一生终究辜负了年轻时的理想和缘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时的忧虑与无奈,首联直接点出主题,即一生的忧患都集中在晚年,心情难以平静,颔联通过描绘雨夜听雨、风高看云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烦忧与不安,颈联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病弱,但心中仍怀有壮志,想要为国效力的愿望,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未能实现年轻时理想的遗憾与怅惘。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未酬的遗憾,诗中“心似惊蚕未易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烦忧与不安,而“病躯只合归田舍,壮志犹思上战船”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虽病弱但仍心系国家的情怀,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疾病缠身,壮志难酬,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晚年时的忧虑与无奈,以及对未能实现年轻时理想的遗憾与怅惘,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