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唐代文学家、诗人,与宋之问合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审言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学识渊博,文采出众,曾任右史,因文章出众,被时人称为“文章圣手”,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长庚星(金星)一直陪伴着月亮直到天明,今年太岁星(木星)恰好与心宿相合,在农历十五的夜晚,月亮呈现出全新的月色,而我远在二千里之外,依然思念着远方的故人。

释义

长庚星:即金星,古代又称太白星,常在黄昏时分出现在西方天空,与月亮相伴。

太岁:古代天文学中的木星,古人认为它每年运行到某一星区,会对该地区的运势产生影响。

合守心:指木星与心宿相合,心宿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它主情感、思想。

三五夜:指农历十五的夜晚,即月圆之夜。

赏析

这首诗以天文现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首句“长庚到晓空陪月”,通过描绘长庚星与月亮相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次句“太岁今年合守心”,则借太岁星与心宿相合的天文现象,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远方的故人产生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后两句“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月圆之夜的新月色为引子,引出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当时可能身处异乡,远离亲人朋友,在农历十五的夜晚,他仰望星空,看到长庚星与月亮相伴,又联想到太岁星与心宿相合的天文现象,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故人,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天文现象的关注和热爱,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寄托思绪的文学传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