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另增句: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注:原诗中并无“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两句,此为根据题目要求特别添加,以形成完整的解析,在实际文学研究中,这两句并不属于原诗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游历四方,寻求隐逸之士的足迹,其诗作多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贾岛的诗风清丽脱俗,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原诗部分)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他在这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增句部分)
刚从代北辞别尘土飞扬的征途,来到江南寻找这位隐居在云中的高人。
释义
原诗通过描述诗人向童子询问隐者去向的情景,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增句则表达了诗人从北方战乱之地来到江南,寻求心灵慰藉和隐逸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隐逸画卷,诗人通过询问童子,巧妙地引出了隐者的形象,既表现了隐者的神秘莫测,又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增句部分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人的行踪和情感更加鲜明,贾岛的诗歌以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著称,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促使他走上了寻求隐逸之士的道路,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行踪,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文化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