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醉舞吟

唐·李群玉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花间有酒自相劝,月下无人谁共知。

纵饮何妨连夜醉,狂歌不惜满头丝。

此生自笑功名晚,且尽樽前有限时。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之间,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醉意朦胧中,我如同雪花般倾斜舞动;清醒时,则吟咏出呼啸风中的诗篇,花间有酒,自我劝饮,月下无人,谁知我心,即使连夜畅饮又有何妨?狂歌一曲,不惜年华老去,白发满头,此生自嘲功名来得太晚,不如尽情享受眼前这有限的欢愉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醉醒之间的不同心境与行为,醉时,他如同雪花般自由舞动,创作出随风呼啸的诗篇;醒时,则独自在花间月下饮酒,无人共赏,诗人通过“纵饮”、“狂歌”等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功名难求的感慨,以及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醉”与“醒”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醉时的狂放不羁与醒时的孤独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中的“花间有酒自相劝,月下无人谁共知”等句,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又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晚年时期,此时的他,或许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对功名利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反思,在隐居生活中,他通过饮酒、吟诗等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