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夜闻鴃
唐·韦庄
诏语春温昨夜班,屋头鸣鴃便关关。
风翻绣毂香尘细,月转花阴玉漏闲。
天上梦魂迷阆苑,世间儿女怨长安。
此情唯有东君晓,先遣花枝暗吐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昨夜春寒犹在,宫中却已传来温暖如春的诏令,屋外的杜鹃鸟(鴃)便开始关关和鸣,微风轻拂,绣有精美图案的车轮扬起细腻的香尘,月光流转,花影斑驳,玉漏(计时器)悠闲地记录着时光,梦中我仿佛迷失在天上的阆苑仙境,而尘世间,儿女们却为长安的繁华与离别而哀怨,这份情怀只有春天的神灵(东君)知晓,它先让花枝在寒风中暗暗吐露芬芳。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春夜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世间情感的细腻感悟,诗中“诏语春温”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与朝廷的恩泽,“鸣鴃关关”则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生动描绘,后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体会。
赏析
韦庄此诗以春夜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首联以“诏语春温”开篇,既点明了时节,又寓含了对国家政策的期待与赞美,颔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静谧与美好,风翻绣毂、月转花阴,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颈联则由实转虚,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尾联则以“东君”喻春天之神,寄托了诗人对春天带来希望与新生的美好愿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本诗虽以春夜为背景,但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韦庄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追求,使这首诗成为其众多佳作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