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全诗如下: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章。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长。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新颖,富有哲理意味。
译文
吟诵您为悼念微之(元稹)、敦诗、晦叔三位君子所写的双绝句,让我深感悲伤,也忍不住写下这首短章来寄托哀思,世上的人们总是惊讶于故人的离去,而在我读您的诗集中,只觉得祭文越来越长,就像芳林中新叶催着陈叶落下,流水里前波让位给后波涌起,柱下史(指老子,曾任周朝柱下史)尚且还有牙齿,而江南的刺史(此处可能暗指白居易或某位已逝的友人)却已经没有了心肠(比喻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或情感)。
释义
此句通过对比“柱下相君”(老子,象征智慧与长寿)与“江南刺史”(暗指已逝友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老子虽年迈仍有齿,象征着智慧与生命的延续;而江南刺史却已“无肠”,比喻其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
赏析
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不仅突出了逝者的不幸,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句中的“犹有齿”与“已无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悼念白居易(字乐天)所提到的三位友人(微之、敦诗、晦叔)而作的,在唐代,文人之间的友谊深厚,相互之间的悼念之作也往往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刘禹锡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唐代社会动荡、文人命运多舛的背景下,这首诗更显得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