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归

唐·刘方平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昔日繁华今已逝,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空余春色伴寂寥。

(注:“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这两句并非刘方平原作,而是为本次解析特别构思加入的,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春怨》仅前四句,后四句为本次创作所加,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情境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中唐时期,他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一树寒梅绽放着洁白如玉的花朵,它高高地矗立在村路旁的小溪边和桥畔,人们不知道这梅花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还以为那是经过冬天尚未消融的白雪,往日的繁华景象如今已经消逝,诗人已经老去,但黄莺依然在枝头欢唱;公子归来时,燕子也忙碌地穿梭在屋檐之间,这一切的春色,却只能陪伴着诗人的孤寂与落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梅的早开、诗人的老去、莺莺的欢唱、公子的归来以及燕子的忙碌,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梅花为引子,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前孤寂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相结合,通过梅花的早开暗示时间的流逝,通过诗人的老去、莺莺的欢唱、公子的归来和燕子的忙碌等场景,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境遇,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清新自然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这两句并非刘方平原作,但我们可以假设这是在一个春日里,诗人独自漫步在村路旁的小溪边,看到寒梅早开,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热闹,再联想到自己如今的老去与孤寂,不禁感慨万千,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深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