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悼亡

唐·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画,不待金花书诰命,

忽惊玉树掩新阡,空余明月照离宫。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深宫中长年累月地埋怨着绮罗衣裳的束缚,心中离情别绪终日缠绕,思绪如风波般起伏不定,湘江边上的竹子上留下了无尽的泪痕,岘首山上的碑前又洒下了多少伤心的泪水,心爱之人离去了,秋天的景色如同画卷般凄凉,还未来得及等到那象征荣耀的金花书诰命,就忽然惊闻她已长眠于新筑的坟墓之中,只剩下清冷的明月照耀着那座孤寂的离宫。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中通过描绘深宫的幽怨、离别的痛苦、湘江竹上的泪痕、岘首碑前的洒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法释怀的悲痛。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内心的悲痛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以深宫的幽怨和离别的痛苦开篇,奠定了全诗哀婉的基调,颔联“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则通过湘江竹上的泪痕和岘首碑前的洒泪,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颈联“人去紫台秋入画,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金花书诰命”象征荣耀和地位,但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逝去爱人的生命,只能惊闻她已长眠于新筑的坟墓之中,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和悲痛,尾联“空余明月照离宫”则以清冷的明月和孤寂的离宫作结,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为悼念逝去的爱人所作,李商隐一生情感经历丰富而坎坷,他曾与多位女子有过深厚的感情,但多数都以悲剧收场,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失去某位深爱的女子后,心中悲痛难抑,于是写下了这首深情的悼亡诗,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法释怀的悲痛,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