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教子吟
宋·邵雍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家无担石输王赋,身有诗书泽子孙。
莫道儒冠多误身,从来富贵出寒门。
但能守得清贫在,必有荣华在后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邵雍(1011年—1077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洛阳,著书立说,创立“先天学”,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邵雍的诗歌多反映其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语言平易近人,富含哲理。
译文
教育子女通晓经典是自古以来贤人的做法,安于贫穷、坚守道义的气节尤为坚定。
家中没有多余的粮食来缴纳国家的赋税,但自身拥有诗书可以泽被子孙后代。
不要说读书做官常常会使人误了终身,自古以来富贵都是从贫寒之家产生的。
只要能守住清贫的生活,后代子孙必定会有荣华富贵。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于教育子女、安贫乐道以及人生哲理的看法,首句强调教育子女学习经典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贤人的做法;次句则表明自己安贫守道的坚定态度,后两句通过对比和劝勉,指出富贵并非必然与出身相关,而是需要个人通过努力和坚守道德来获得。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邵雍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达了教育子女、安贫乐道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内涵,首联以“教子通经”为起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颔联则通过“安贫守道”的表述,展现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对比和劝勉,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努力和坚守道德对于获得富贵的重要性,整首诗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不仕,隐居洛阳,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教育子女、反思人生时所作,旨在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向子女和后人传达教育、道德和人生哲理的重要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邵雍对于教育、道德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