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释行海的《感事》,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感事
宋·释行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欲问人间何所似,乱山深处夕阳微。
作者简介:
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颜,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出家为僧,一生云游四方,足迹遍及东南亚诸国,他的诗作多抒发身世之感、亡国之痛,风格悲凉慷慨,在南宋遗民诗人中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我现在的境遇与我的本心相违背,就像西流的白日与东流的河水一样,方向完全相反,想要问这人间像什么,大概就像那乱山深处的夕阳,微弱而迷茫。
释义:
这首诗通过“身世两相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白日西流与河水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乱山深处夕阳微”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迷茫与无助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身世飘零、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我今身世两相违”直接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次句“西流白日东流水”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境遇,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后两句“欲问人间何所似,乱山深处夕阳微”则进一步将诗人的迷茫与无助推向高潮,以乱山深处的夕阳作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人间的无常与迷茫,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释行海作为一位遗民诗人,亲身经历了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身世飘零、人生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与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