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林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哀。
前程漫漫人何处,归路迢迢马欲回。
独倚危栏空怅望,夕阳无语下苍苔。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山间的宿雾散去,视野变得开阔而遥远;高风驾着云朵,迅速地向我飘来,树林和山谷深处藏着细微的鸟鸣,溪流在暗处低咽,落花带着哀伤,前方的路程漫长而遥远,人在何处?归家的路途也迢迢无尽,马儿似乎也想回头,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空自怅然远望,夕阳默默无语地落下,照耀在长满青苔的地面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所感,首联写山间宿雾散去,视野开阔,云朵随风而来;颔联写林中鸟鸣细微,溪流低咽,落花哀伤;颈联写前程漫漫,归路迢迢,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思乡之情;尾联写诗人独自倚栏怅望,夕阳无语,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间的宿雾、云朵、鸟鸣、溪流、落花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也通过描写自己的迷茫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深沉含蓄,意境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任某地刺史期间,因公务或游历而来到山中,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写下的一首抒情诗,当时,韦应物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波折或人生的困惑,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也通过描绘山间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