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上
唐·张说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云树苍苍烟霭霭,水天无际色萧萧。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封燕国公,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擅长诗文创作,作品风格清丽,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乘着木筏远去的仿佛是那神仙般的旅人,万里清风伴随着他驶向那茫茫的海涛之上,云雾缭绕中的树木显得苍翠而深远,烟霭弥漫,水天相接之处一片苍茫,色彩萧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神仙客乘槎远行的壮丽景象,以及海上云树苍茫、烟霭弥漫的辽阔景象,首句“乘槎远引神仙客”以神话传说中的乘槎游仙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万里清风上海涛”则进一步展现了神仙客在清风海涛中远行的壮阔场景,后两句则通过对云树、烟霭、水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出海上特有的苍茫与萧索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神仙客乘槎远行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海上画卷,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神仙客的远行与万里清风、海涛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气势磅礴的意境,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在表达上,诗人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明快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说的个人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张说作为唐代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迁,在仕途上,他曾任要职,也曾遭遇贬谪;在文学上,他则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心境豁达之时所作,通过描绘神仙客乘槎远行的壮丽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