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将书画散朋友,独与长铗归来乎。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冯谖客孟尝君》节选

朝代:战国

作者:佚名(出自《战国策》)

……

弹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诺。”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

冯谖至薛,召民合券,券遍合,矫正其事,民称万岁,冯谖请见孟尝君,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市义。”曰:“何谓市义?”曰:“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今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注:此段为《冯谖客孟尝君》节选,尽将书画散朋友,独与长铗归来乎”并非原文直接出现,但“长铗归来乎”为冯谖三次弹铗而歌之语,体现了冯谖的豪情与不羁,以及后文中他帮助孟尝君“市义”、“凿三窟”的智慧与忠诚,以下解析将围绕“长铗归来乎”及其背后的故事进行。)

作者简介

《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作者佚名,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间,由多位战国、秦汉间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编纂而成,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战国风云变幻的政治、军事斗争。

译文

(节选部分译文)

冯谖弹着他的剑铗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没有鱼吃。”左右的人都把这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鱼,按照门下食客的规格对待他。”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铗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有车坐。”左右的人都笑话他,并把这话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按照门下乘车的食客对待他。”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了。”后来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铗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没有东西养家。”左右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不知满足,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的母亲吃的用的,不使她感到缺乏,于是冯谖不再唱歌了。

释义

“长铗归来乎”是冯谖三次弹铗而歌中的一句,表达了冯谖对待遇不满而要求提高地位的意愿,长铗,即长剑,是古代士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冯谖通过弹铗而歌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并最终得到了孟尝君的赏识和重用,这句话也体现了冯谖的豪情与不羁,以及他对自身价值的坚持和追求。

赏析

冯谖的三次弹铗而歌,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更体现了他对待遇和地位的敏感与追求,他通过巧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最终赢得了孟尝君的信任和重用,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策略,不仅体现了冯谖的机智和勇敢,也展示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和策略。“长铗归来乎”这句歌词,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表达豪情壮志和追求自由的经典语句。

创作背景

《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政治斗争激烈,士人阶层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冯谖作为一位有才华的士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最终赢得了孟尝君的信任和重用,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长铗归来乎”这句歌词,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待遇和地位的敏感与追求,以及他们对自身价值的坚持和捍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