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伯时画马图
宋·苏轼
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
笔下马生如破竹,求者络绎缣素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四家”之一(书法),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龙眠(李公麟的号)胸中藏着千匹骏马的形象,他画马不仅画出马的肌肉,更画出马的骨骼精神,他笔下的马如同破竹般一气呵成,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送来的丝绢和纸张堆积如山。
释义
“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这两句诗高度赞扬了李公麟的画马技艺,李公麟不仅能够画出马的外形(画肉),更能通过笔墨表现出马的精神气质(画骨),这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马这一题材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对李公麟画马技艺的高度评价,苏轼以“龙眠胸中有千驷”来形容李公麟对马这一题材的熟悉和深刻理解,以“不独画肉兼画骨”来赞扬其画马技艺的高超,通过“笔下马生如破竹”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李公麟画马时的流畅和自如。“求者络绎缣素积”则从侧面反映了李公麟画作的受欢迎程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为李公麟的画马图所作,李公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以画人物、山水、鞍马等著称,尤其擅长画马,苏轼与李公麟交谊深厚,对李公麟的画作多有赞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苏轼对李公麟画马技艺的钦佩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欣赏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