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晔画龙
唐·方干
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
须臾云雨四山昏,雷公怒击电母嗔。
鳞甲动时雷霹雳,爪牙生处毒风腥。
今朝得见真龙面,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888年),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唐代诗人,为人质直,喜凌侮,唐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庐,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从弟方偃等刊其所遗诗,为《玄英先生集》十卷,今编诗九卷,方干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但其诗歌成就较高,尤其擅长律诗,多脍炙人口之作。
译文
龙眠居士本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画笔能让平静的龙池仿佛飞起了霹雳,片刻之间,云雾翻腾,大雨倾盆,四面的山峦都被遮蔽得昏暗不明,仿佛雷公在愤怒地击打,电母也在嗔怒,画中龙的鳞甲一动,就如同雷声轰鸣,霹雳交加;爪牙生出之处,毒风腥气四溢,今天我有幸见到了这幅真龙图,再也不羡慕人间的万户侯了。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画家李晔(此处以“龙眠居士”代指,实际历史上并无直接证据表明“龙眠居士”专指李晔,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们假设此处的“龙眠居士”为诗中所描绘的画家)的画技高超,能够通过画笔将龙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具有真实的力量,诗中通过描绘龙在画中的动态,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现象,如云雾、大雨、雷电等,来衬托画家的技艺非凡。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画家李晔笔下的龙画之神奇,首句点明画家身份,同时强调其诗人气质,为全诗奠定了高远的基调,接下来几句,诗人通过描绘画中龙的动态和由此引发的自然现象,将画家的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须臾云雨四山昏,雷公怒击电母嗔”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画中龙的威力表现得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最后两句,诗人以个人的感受作结,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由衷赞叹和对真龙图的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方干对画家李晔(或假设中的“龙眠居士”)画作的欣赏和赞叹,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方干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绘画艺术也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当他看到李晔的龙画时,被其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现力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之作,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