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成山水
宋·范成大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
横披大幅短长卷,半是江南烟雨山。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他早年多次应举未第,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六年(1170年),他出任使节,赴金议和,乾道九年(1173年),他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他宦迹遍布四方,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大自然的水墨画真是奇妙绝伦,用瘦竹和枯松描绘出残月的景象,无论是横幅的大幅画作,还是长短不一的卷轴,其中大半都是描绘江南烟雨朦胧的山景。
释义
这首诗是对宋代画家李成山水画作的赞美,首句“天公水墨自奇绝”形容大自然的景色如同天公所作的水墨画,奇妙非凡,次句“瘦竹枯松写残月”则具体描绘了画作中的元素,瘦竹和枯松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后两句则是对画作整体风格的概括,指出李成的山水画多描绘江南烟雨朦胧的山景,既有大幅的横幅,也有长短不一的卷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李成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诗人以“天公水墨”来形容大自然的景色,既突出了自然景色的奇妙,又暗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而“瘦竹枯松写残月”一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画作中清冷、静谧的氛围,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李成山水画作的主题和风格,突出了其描绘江南烟雨山景的专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也是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欣赏李成的山水画作后所作,李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画作以描绘北方山水为主,但也能表现出江南山水的韵味,范成大在欣赏李成的画作时,被其高超的技艺和深邃的意境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李成的画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范成对李成画作的欣赏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山水画的热爱和推崇,以及他们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