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南行
唐·张籍
江南水阔烟波长,水边菰蒲花正芳。
偏畏东风拆嫩叶,最怜西雨压新棠。
山边处处鸣榔响,竹里家家下钓罾。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陵阳渡口波渺渺,新安江畔草萋萋。
向来辛苦今何有,万事都随流水去。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其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江南水面宽阔,烟波浩渺,水边的菰蒲正值花期,芳香四溢,东风轻轻吹过,嫩叶初展,西雨绵绵,新棠花被压得低垂,山边传来阵阵渔人敲击船舷的声音,竹林深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下网捕鱼,珍稀的鸟儿叫声悦耳,让人不禁思念起越地,而野橘的清香还未飘过淮河,陵阳渡口波涛滚滚,新安江畔草木茂盛,过去的辛苦如今都已成空,万事皆如流水般逝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诗中“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两句,以珍禽的悦耳叫声和野橘的清新香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和人文美,诗人运用丰富的自然元素和人文景观,如宽阔的水面、菰蒲花香、嫩叶新棠、渔人鸣榔、钓罾等,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诗人还通过“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等诗句,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以写乐府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江南时,被江南的美景和宁静生活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眷恋,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