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杜荀鹤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悲岘首。
岩壁耸寒松影瘦,石泉流暗竹声清。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声。
唯有南邻爱无事,相寻聊寄一闲情。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译文
我早已决心割舍名利之心,不再像羊祜、邹湛那样为失去权势而悲伤,山岩峭壁间,寒松耸立,树影瘦削;石缝中泉水流淌,竹林中传来清幽的水声,我的家门朝向山路,深深的柳荫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只有南边的邻居同样喜爱这闲适的生活,时常来找我,我们一同寄托这份闲情逸致。
释义
“刳心先拟谢声名”表达了诗人决心放弃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不作羊邹悲岘首”则是借古喻今,羊祜、邹湛都是古代因失去权势而悲伤的典故,诗人以此表明自己不会陷入类似的哀愁之中,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邻人共赏这份闲适的情趣。
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操,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态度;颔联以寒松、石泉、暗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颈联则通过“闲门”、“深柳”、“读书声”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尾联则点出与邻人共赏这份闲适的情趣,使全诗情感更加饱满,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是杜荀鹤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下,士人阶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