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舅甥书室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知甥诗意慕两君,读书要在存心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注:原诗中“知甥诗意慕两君,读书要在存心久”为开篇两句,后两句为化用与意境延伸,为便于解析,此处整合为一首假想作品,实际郑板桥原诗中可能并无完整此四句组合,特此说明。)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文书画皆精,尤擅画竹,风格独特,诗文亦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知晓外甥你心中仰慕着那两位(可能是指古代文人或诗人),读书最重要的是要长久地保持一颗专注与敬畏之心。
释义
“知甥诗意慕两君”表达了诗人对外甥内心世界的理解,知道他仰慕着某些文学前辈或先贤;“读书要在存心久”则强调了读书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培养持之以恒、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心态。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读书理念,首句“知甥诗意慕两君”,既体现了诗人与外甥之间的亲密关系,又点明了外甥对文学的追求与向往,次句“读书要在存心久”,则是对读书态度的直接阐述,强调了读书不仅是外在知识的积累,更是内心修养的提升,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后两句虽为化用,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景寓情,展现了读书之余的宁静致远;“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则进一步强调了书籍如同挚友,陪伴着诗人的每一个日夜,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都能从中找到慰藉与力量。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假想之作,但结合郑板桥的生活背景和文学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他对后辈教育的关注与期望,郑板桥一生重视教育与文化传承,他深知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一辈的勉励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视读书时光,用心体悟书中的智慧与情感,成为有学问、有品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