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与友人夜话
唐·白居易
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
未解庄生天籁意,闲听微雨夜来声。
灯前共语人如旧,窗外飞花梦不成。
莫道桑榆无美景,晚来犹得照天明。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历经无数世事,头发已经斑白,但与你相对而坐,百年之后眼神依然清澈,尚未领悟庄子的天籁之音,只能闲来听听夜晚细雨的声音,在灯前与你共话往事,仿佛一切如旧,而窗外飘落的飞花却扰乱了梦境,不要说夕阳下的桑榆没有美景,它依然能在傍晚时分照亮天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描绘了诗人历经沧桑、年华老去的形象,但即便如此,与友人相对而坐时,眼神依然清澈如初,体现了友情的恒久不变,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夜晚的细雨、灯前的共语和窗外的飞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尾联则以“莫道桑榆无美景,晚来犹得照天明”作结,寓意着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值得珍惜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首联的“身更万事已头白”与“相对百年终眼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友情的恒久不变,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则寓情于景,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尾联的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晚年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与友人夜话时的即兴之作,当时,诗人已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迁,头发也已斑白,在与友人相对而坐、共话往事时,他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恒久不变,这种感受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