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李中
月映东窗似玉盘,
夜深独坐意阑珊。
更筹欲尽人初静,
只因未报君恩重,
清梦时时到玉堂。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曾官淦阳宰,他的诗作多写个人生活琐事,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
译文
月光映照在东窗上,如同玉盘一般明亮,夜深了我独自坐着,心中意兴阑珊,更鼓声渐渐接近尾声,人们也开始安静下来,只因为我尚未报答君王的深重恩德,所以在清冷的梦中时常回到那玉堂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深人静时诗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他对君王恩德的感激与未报的愧疚之情,首句以月映东窗起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次句写诗人夜深独坐,意兴阑珊,透露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三句以更筹欲尽、人初静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夜的寂静与深沉;末两句则直接点出诗人未报君恩的愧疚与清梦中时常回到玉堂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恩德的深厚感情与未报的愧疚,诗中通过月映东窗、夜深独坐、更筹欲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相呼应,末两句“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核心,表达了他对君王恩德的感激与未报的愧疚,以及在梦中时常回到那象征权力与荣耀的玉堂之上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仕途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曾以文章及第的官员,李中可能曾受到过君王的赏识与重用,因此心中充满了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在仕途上他也可能遭遇过挫折与不顺,导致他未能完全报答君王的恩德,这种未报的愧疚之情,在夜深人静时尤为强烈,于是诗人便写下了这首《宫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与报恩的普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