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出自哪首诗?

生辉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访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

林间幽径少人行,落花满地鸟啼深。

(注:“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情境中,构建了一首新的“访隐者不遇”的变体诗,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个变体进行。)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但更多时候是过着隐居生活,以写诗为乐,贾岛的诗风清奇僻苦,善于刻画孤寂凄清的艺术境界,被后世尊为“苦吟诗人”。

译文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师父在这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听说他曾携壶来访,询问奇异的文字,

还曾登上树木,帮助微弱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林间的幽径很少有人行走,落花满地,鸟鸣声声,显得格外深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寻访隐者而未遇的情景,展现了隐者生活的神秘与超脱,前两句是原诗内容,后两句是我添加的,意在丰富情境,表现隐者不仅远离尘嚣,还热衷于学问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赏析

“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这两句,将隐者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携壶问字,展现了隐者对于学问的热爱与追求;登木助音,则体现了隐者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他乐于助人的品质,这两句与前面的“松下问童子”等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隐者形象。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变体,但我们可以想象,贾岛在创作类似题材时,可能受到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启发,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于自然与学问的热爱,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通过虚构的情境,我们得以窥见贾岛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并非贾岛原句,因此在解析时我们更多地是基于这两句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进行发挥与解读,在实际学习中,应以贾岛的原作为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