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全诗是什么?

风云10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感事》,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感事》

宋·欧阳修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用违其才志不展,

坐与胥吏同疲劳。

生涯心事已蹉跎,

惟有归田尚可期。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欧阳修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译文

做官的情怀和羁旅的思绪都让人感到凄凉,春天已过半却如同秋天般让人感到迷茫,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都已凋谢,榕树叶落满了庭院,黄莺在枝头乱啼,我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志向无法实现,只能与下级官吏一同劳作,身心疲惫,我的生涯和心事都已蹉跎,只有回归田园还值得期盼。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首联写宦情羁思的凄凉,颔联以山城过雨、百花凋零、榕叶满庭、莺啼声乱的景象烘托凄迷的心境,颈联直抒胸臆,感叹才能未得施展,与胥吏同劳,尾联则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颈联“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才能未得施展的遗憾和愤懑,尾联则笔锋一转,以归隐田园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学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豁达,以及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