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的释义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洞庭湖

唐·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览群山。

日景何晃晃,云车骤辚辚。

欹眠似秋兔,瞑坐如春猿。

将须问壶酒,如愿傍琴眠。

天上有飞盖,地下有行船。

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豪放不羁、想象丰富、语言瑰丽著称,他的诗作广泛涉及山水、酒仙、友情、人生哲理等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

译文

清晨时分我登上了巴陵(今湖南岳阳),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日光灿烂耀眼,云中的车马仿佛疾驰而过,我斜躺着像秋天的兔子一样慵懒,闭目静坐又如同春天的猿猴般沉思,我渴望一壶美酒,希望能伴着琴声入眠,天空中似乎有飞盖(神话中的仙车)掠过,地面上则有船只往来穿梭,当我沉醉于这清华之气,仿佛遨游于青天之上,又怎能在这尘世中再找到传说中的瀛洲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游洞庭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夸张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醉吸清华游碧落”一句,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仿佛能够吸吮天地间的清华之气,遨游于青天之上;“更于何处觅瀛洲”则流露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醉吸清华游碧落”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还寓意着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尘世束缚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游历洞庭湖期间,洞庭湖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李白作为一位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诗人,自然也被洞庭湖的美景所吸引,在游览过程中,诗人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