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断人初静,衬阶夜雨鸣檐滴,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大雪飘飞的清早,响起了清越的笳声,我在梦中来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只见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
一觉醒来,寒灯依然亮着,漏箭已尽,周围一片寂静,窗外台阶上,夜雨点点滴滴地落在屋檐上,大地与楼台交相辉映,仿佛一同起伏;天空随着星斗的闪烁,仿佛一同漂浮、升降。
释义
这首词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陆游对边疆战事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上片写梦境,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战争图景;下片写醒来后的情景,以夜雨、楼台、星斗等自然景象,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词以梦境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紧张与期待的战争场景,随后笔锋一转,回到现实的寂静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下片的“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两句,以宏大的自然景象,隐喻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心境,既展现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又透露出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居家乡,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词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可能是他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因思念边疆战事、忧虑国家命运而做的一个梦,醒来后有感而发,词中既表达了他对边疆战事的关切,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